第49章 问策

        大明宫有人口数万,如今又正置派系混乱的时候,自然人多眼杂,薛崇训和高皇后前后去了承香殿的事儿很快就被蓬莱宫的王贵妃知道了。

        王贵妃就是准太子李承宏的生母,在李守礼登基之后一年才封的贵妃。

        她四十来岁了,比李守礼没小几岁,是他早期娶的女人。

        李守礼早年很不得志,以前娶的那些人质量自然也不行,王贵妃除了出身低贱是一个宫女,人还很泼辣粗鄙,什么知书达理和她压根就没关系。

        不过她厉害的地方是为李守礼生了第一个活下来的儿子。

        如今李承宏是他的长子,母以子贵,地位自然是今非昔比。

        这妇人口无遮拦,一听说高皇后去承香殿见薛崇训,立刻就说是“私会”,当着儿子李承宏的面骂了几句,自然没好话,什么“不要脸的荡妇,偷养汉子”云云,她还顾得上自己说的话难听不难听?

        好在旁边没外人,倒是由着她咒骂。

        李承宏都有些听不下去了,劝他母亲道:“大白天的,别人一块儿去看太平公主,母亲就说是养汉子,这话如果传了出去,少不得又是是非。”

        王贵妃怒道:“我还冤枉她了不成,大白天怎么了?小狐狸精不是女鬼,白天就不能干坏事?关起门来,旁边都是他们自己的人,做了什么脏事只有她自己肚子里明白。”

        李承宏叹了一口气:“母亲大人光是骂皇后有什么用?”

        “我骂错人了?”王贵妃不解地看着儿子。

        李承宏道:“如今我要封太子了,母亲又总是和皇后过不去,人家不找帮手难道坐以待毙?”

        他说了一句左右看了一眼,低声道,“如果我要骂,就骂父皇!”

        “翅膀硬了不是,爹妈都敢骂?”王贵妃没好气地说。

        李承宏扼腕叹息道:“儿臣真是很服父皇,手里一张好牌打成这个样子……唉,天要给我家重振旗鼓的机会,只可惜摆在面前他老人家都不要!如今太平公主不省人事,大明宫内外群龙无首,父皇可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他如有心执掌大权,谁能阻挡?”

        王贵妃做出皱眉苦思的样子,摇头道:“你还年轻不懂事,不知道你父皇的难处。”

        “难处?”李承宏愕然,他可知道自己的爹成天不是玩女人就是玩马玩虫子,这又什么难的。

        “太平公主虽然不中用了,他们那家子不还有人?薛大郎去年先取石堡城,又搞掉了李三郎,那些大臣可是很怕他;武家二郎也在北衙禁军里当差,还有宫里的这些宦官奴婢,不知有多少人和他们那家子有关系。哪有你说的那般容易?”

        李承宏不屑地“哼”了一声,“我就问您一句,没了太平公主,母亲说的那些人敢谋反,还是敢擅行废立?”

        王贵妃愕然不语,不知如何作答,有关权力大局的东西实在脱离了她的认知。

        李承宏抱拳拜了拜:“我先走了,母亲好自为之,别老是和别人为了些小事闹别扭,没什么用。”

        “去哪里?”

        李承宏道:“去宣政殿那边看看潘好礼他们,父皇不愿做的事,只有我来做!”

        王贵妃听话里有话,有点不放心地嘱咐道:“你就要做太子了,好好做人,可别闯祸。”

        李承宏笑了笑,转身便走。

        他出了蓬莱宫,径直就往南走,宣政殿外面有些官署,现在潘好礼和袁嘉祚两个幽州故吏就在弘文馆里做官。

        李守礼在幽州呆了很长一段时间,潘大胡子他们自然也认得李守礼的那些儿子,和长子李承宏还特别熟。

        现在李承宏去找潘好礼他们说话,自然是找对人了的,现在还就只有他们那几个幽州故吏最靠得住。

        弘文馆藏书二十余万册,是国家藏典的最重要部门,同时也是皇室招贤纳士的地方。

        这里理应是很重要的官署,但在混乱时期显然就算不得要害部门了。

        非常时候的要害之地无非军政,这种图书馆自然属于冷门。

        潘大胡子等人被安排在这里,也是李守礼不掌权的缘故,让手下也寂寞了。

        不过李承宏见了潘大胡子他们之后,发现二人神情自若,并无怨言,更没有见面就向皇子诉苦,到底是官场老油条,老成持重。

        潘好礼依然是一脸的大胡子,活脱脱一个莽汉,可他却是如假包换的文官,肚子里墨水不少,于刀枪棍棒却一窍不通。

        二人见面便向李承宏道贺,恭喜他即将正式册立太子。

        正月十六日那天皇帝在紫宸殿召集大臣廷议,到场的人不少,这种事儿在朝廷内部自然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李承宏做出一脸的忧虑摇头叹息,潘好礼忙问何故,他便趁机说道:“听说左相有意让我监国,可是内外派系林立,最终未能如愿。”

        潘好礼忙劝道:“殿下少安毋急,此事需从长计议。”

        李承宏忙问:“计将安出?”

        潘好礼和袁嘉祚对视一眼,说道:“这几天我和袁兄也在谈殿下的事,袁兄来说罢。”

        其实潘好礼的性子本来比较急,而袁嘉祚要更沉稳淡然,他听了潘好礼的话,便抱拳道:“正好我们有话要对殿下说,如此便由我来进言吧。说来其实简单,就两个字:妥协。”

        “妥协?”李承宏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句。

        袁嘉祚点点头道:“对,相互妥协,和则互利,散则两亏。当今时局,看起来纷纷扰扰犹如一张破网,关系复杂,不过说穿了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儿:殿下您和晋王薛大郎。其他的利害干系都是这一点衍生而来的事儿……皇后和王贵妃的芥蒂、皇后和薛大郎的互通、政事堂诸相公的站位等等,全都以殿下和薛大郎之间的利害为中轴,核心关系衍生外部关系,外部又影响核心,相辅相成。”

        这时潘好礼观察了一下李承宏皱眉的表情,便提醒道:“袁兄捡紧要的说,你说得如此复杂绕来绕去的把咱们都搞晕了。”

        袁嘉祚有些歉意地抱拳一礼,继续道:“朝中大臣多出于太平公主门下,故与晋王关系匪浅,晋王本身又在京师、陇右、东都、河东遍置党羽,造成了朝廷尾大不掉的局面。所以殿下做了太子之后,监国不监国都是那么回事,凭您那点根基实在无法动摇盘根错节的大尾巴。您能做什么?想执掌大权,非得彻底除掉太平旧党不可,但是殿下做得到么?连以前更加厉害的李隆基都没做到的事,殿下须得三思后行……话说得有些重了,忠言逆耳,望殿下思量思量。”

        李承宏摇头道:“李三郎是败在太平公主手里。”

        袁嘉祚急忙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圈,手足并用地想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太平公主不是一个人,是这么大的一个圈,有很多人,明白么?”

        “袁公的意思是让我……”李承宏沉吟。

        袁嘉祚点头道:“对了,我想让殿下明白的就是您有妥协的必要。其次咱们再想想薛大郎那边的态度,事儿明摆着,他们那帮子人为了怕被清算肯定不愿放权,殿下要做太子注定就是他们的敌人;可话又说回来,他们能除掉殿下,今上还有很多儿子,能一个个全都除掉么,如真那样,其狼子野心不是昭然若揭天下尽知?所以如果殿下愿意共存互让,薛大郎肯定也愿意抓住机会稳定时局的。”

        潘好礼好不容易等袁嘉祚说完了,便接过话来说道:“咱们给殿下的谏言就如袁兄所言,世上没有天生的敌人,与太平旧党妥协共存,从长打算方是安稳之道。”

        李承宏良久无语,想了许久后冷冷道:“咱们想委曲求全,别人还真不一定愿意。上了太子位就是在火上烤,不被人防得死死的,生杀全操他人之手?”

        潘好礼没好气地说道:“那您把太子位让出去得了,当初李大郎(李成器)身为长子不也让了?”

        李承宏道:“有什么分别?李三郎一完,李大郎不也跟着身首异处?一开始便退让,定然会让对方步步紧逼,最后沦为提线木偶!”

        潘好礼正要直言,袁嘉祚轻轻扯了一下他的袖子,对李承宏好言道:“殿下正当年少,大有可为,不必急于一时,需量力而行。”

        李承宏吸了一口气,平息住自己的情绪,脸色很快恢复了正常,抱拳行礼道:“多谢二位先生献策,我定当考虑周全。”

        “殿下言重了,不敢当不敢当。”

        袁嘉祚忙回礼。

        而潘好礼见李承宏好像没听进去,遂面有不快,气呼呼地直言道:“您好自为之!咱们是从幽州进京来的,没必要诓你害你。”

        李承宏本来长得也是眉清目秀身材颀长,激动情绪平复之后倒真像个彬彬有礼的佳公子,一副虚心的态度,对潘好礼的歹话也没计较。

        说了会儿话,他正要走时,袁嘉祚又提醒道:“殿下要规劝贵妃,休要和皇后把关系搞僵了,有害无益。”